存折里的乡土中国
Mar 13, 2015
存折业务
随着同名电视剧的播出,平凡的世界终于火起来了,没有了文字阅读的障碍,大家都开始讨论和回忆起自己的平凡世界来,也好像正是那些植根内心的乡土气息和少时记忆仍然牵动着,似要去唤醒那些过去但没有沉睡的时光。作为80年代末出生的人,我对路遥刻画的乡土社会有着无限的亲切与认同,但却也在不断的日常生活中觉得离这种社会越来越远。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费晓通的话讲,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中国正在向着法理社会转型。平凡的世界里,黄土高原上生活的礼俗社会,那些被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那些孙少平兄弟平素所接触的生而与俱的情景,正是我们记忆里的乡土中国。
转型中的社会里我们说乡土,虽亲切但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就像北上广代表高大上,广大西部被叫做乡土;就像汉口武昌引领着武汉的发展,广袤的青山汉南地区被叫做乡土。人们不再觉得乡土是个好东西,在转型中的社会里,乡土被用来诠释发展的滞后部分,传统社会里民众赖以生存的泥土在现在看来,多是传达迟滞和落后。不管这股由平凡的世界刮来的乡土潮能够唤起我们多少的认同和归属,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意念上的乡土味道不仅仅是地域发展上的,更是植根内心弥漫整个社会各行各业。正如银行卡、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代表着银行业的发展,而存折业务总是流露出那么一点乡土味道一样。在网络金融发展的今天,虚拟金融无介质无实体的经营模式甚至有要把实体银行揉碎在浮藻间的力量。
对现代银行业发展的来讲,传统介质支撑的普通储蓄业务已然走的过于迟滞,存折业务确实已经成为制约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鸡肋。单从维护成本来讲,一张存折的人力维护成本几乎是银行卡的几十倍。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乡土和不合时宜的存折业务会消失吗?相信有过柜台服务经历的银行人都希望存折“现在而今眼目下”就滚出银行圈,可是不得不说在未来的二十年里,短时间内存折并不会消失,虽然柜员日常在维护存折时我们显得多么的无助,但是众多事实论证了存折继续存在的必然。
人口老龄化。中国正在经历的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事实是存折存在的理由之一。存折业务的主要客户群体包含了60年代婴儿潮之前的几乎所有人群。这些人仍然占据着社会的优势地位,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人并拥有着巨大的社会财富。在客户使用习惯和巨大的增存压力面前,银行往往总没有壮士断腕的气魄来消灭存折。创新的阻力。我们说社会的进步和创新总有代价,消灭存折的战斗正如达尔文最开始说人是猴子变的、哥白尼说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这些进步初期面临的质疑一样,金融业发展初期依然面临除了技术实现、安全等必然因素之外的不被社会认同的压力。除了上述显然的因素,我们不得不承认,困扰我们的最大根源是我们依然活在存折里的乡土中国。人们拿着存折来取钱并非他们遵循某些法理社会的契约精神,他们依然因循地缘、血缘、社会关系构建的礼俗社会。
存折里的乡土中国,人们活在不合时宜的计量方法里。就像他们喜欢说“都取TA”一样,他们其实并不关心自己工资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是什么,“都取TA”更像一种仪式而非计量,经过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等待与积累,这一次取钱被看成了一种仪式,它宣告前段时间的终结是新生活的开始。存折里的乡土中国,人们依然习惯人与人的沟通方式。就像他们永远听不懂密码键盘传达的意思一样,即便他们听清楚了取钱按绿键错了按红键,他们依然愿意让你告诉他怎样做才能拿到他的钱,如果可以,他甚至觉得密码其实并不重要,那些文书所传达的意义甚至没有多取几次钱混得眼熟来的有意义。存折里的乡土中国,人们安土重迁。在这样的金融业里,地域上、血缘上的关系是大于契约关系的,人的感情总比那些文字看的顺眼。
这样看来存折里的乡土中国与银行业的发展多么背道而驰,也不难看出强求效率、效益的现代银行业视存折为眼中钉肉中刺,一代一代的银行人为了在服务广大存折用户的基础上,抓住更多更有效益的业务和客户费劲心思。特别是像沿港路这种服务大量社保群体的网点,一代一代人通过设专柜隔离、折子换卡、卡折关联等办法来改善某些社保日带来的拥挤和排队现象,为了不让广大的折子用户产生强大的同质化效应挤走那些高端客户,从网点负责人到小小柜员大家边做边想,有建议通过与社保局、职工单位的三方合作直接折子换卡的,有谋划通过存折和银行卡连带,使用自助分流的。其实这些办法都收效甚微,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从源头上减少存折尽量少发新存折,只对现有存量客户做维护。在网点发展的过程中,大家都尽量避免某些业务发展带来存折介质的新增,即便定期业务银行卡都已经成为首发介质。作为一名新员工从去年8月份上岗到今天,我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曾经痛心疾首的开出了三张活期存折,尽管都是处在逼不得已的情境下,但是我仍然为自己的行为懊恼,因为这些活期存折的生命周期很长,可能会在接下来几年几十年为柜员维护带来困难。
到目前来看,让存折里的乡土中国活在乡土是最好的去处,维护存折业务最有效的是通过专柜进行简单粗暴的隔离,老年人甚至已经把社保发放日当成了一种节日,退休了大家不一定天天见,但是在排着队取工资的时候,大家握握手聊聊天,谁谁谁走了或许没来得及和大家说再见。
Share